Skip to main content

盂蘭節

              相傳農曆七月是「鬼月」,七月初一起至三十日,地獄的「鬼門關」會開放一個月,陰間的無主孤魂、餓鬼都會獲釋到陽間找東西吃。一踏入農曆七月,人們都會在入黑後去「燒街衣」目的是讓那些無依孤魂有衣物禦寒,有食物裹腹。帶備香燭、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、芽菜、白飯及有些人會撒錢,在路邊拜祭一番,祭祀遊魂野鬼。後來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後世,逐漸形成一種民間習俗,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,人們都會宰雞殺鴨,焚香燒衣,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,以化解其怨氣,不致於遺害人間,久而久之,就形成了鬼節的風俗。
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佛教的盂蘭盆起源:

         「盂蘭盆」是梵文的意譯,意謂「救倒懸」,比喻亡者之苦,有如倒懸般的痛苦。據盂蘭盆經記載,佛陀弟子目犍連尊者 (神通第一),其母親生前慳貪,不信因果,自私刻薄,做了很多惡業,死後墮入餓鬼道。佛家指人死後歸六道輪迴,餓鬼道是其中一道,並沒有特別恐怖或帶來惡運的意思。餓鬼道的眾生,腹大如鼓,咽小如針,經年累月,飢渴交逼,所有食物到口就變成灼舌的銅鐵熔漿,任何飯菜入口就成為熾熱火炭,飢餓而受痛苦。目連以神通力,以缽盛飯餵母,但因其母受惡業之報,飯食皆變為火焰。眼看母親在飢餓地獄受苦,但卻無力將母親救拔出地獄,非常難過,於是為此去請教世尊 (釋迦牟尼佛) 救出母親之法。

            佛陀於是指示目連尊者,於七月十五日「僧自恣日」,以百味飲食置於盂蘭盆中以供養三寶,這樣能蒙無量功德。經云:「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,現世父母六親眷屬,得出三塗之苦,應時解脫,衣食自然。其父母現在者,福樂百年。若七世父母者,皆可生天,自在化生」。

      何謂「僧自恣日」?乃源於印度雨季期間,由於各類昆蟲出沒,僧侶為避免踩死有情眾生,無法外出托缽化緣,於是結夏安居三個月,結夏安居期間僧侶集中修行,在山間入定,或在樹下打坐,有自利者,得證阿羅漢果;有利他者,眾生亦可轉凡作聖,他們的德行因而有很大的增進。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安居結束,大家雲集一處,共同行自恣法。在此三月中,若有犯過者,隨人恣舉所犯,當眾懺悔。此日凡聖同聚會,聖者已證聖果,凡者經自恣後,也得清淨,故又稱「佛歡喜日」。佛陀說在這天供養三寶,能得無量功德。

  民間在盂蘭盆向餓鬼殺牲施食,在此日屠殺牲畜,施食予遊魂野鬼,並請道士超度,這跟佛教戒殺牲之立場相悖,這樣做反添殺業。在中國民間信仰中,認為藉著燒衣可以使先人得到財富。佛教則認為先人往生後,若燒以財物,反而會障礙其往生他界,故佛教只主張誦經和做功德迴向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盂蘭的典故,是重孝之精神,所言的不但是「現在」父母,更包括了「過往生」的父母,要令他們得到解脫,是以布施及供僧的功德,迴向在堂父母福壽康寧,及救度已亡的眷屬。佛教度亡之法,不同於民間之點香燭、燒冥強、設三牲五果來拜祭先靈,而是主要靠迴向功德予先亡,以祈他們早脫輪迴。而中國的盂蘭盆會的記載最早見於梁武帝(公元538年),演變至唐、宋代以後,供養佛僧之習俗漸減,反而漸趨以薦亡度鬼為主,若只是祀鬼而不知孝道,則不足以言盂蘭勝會了。

 

中國節日

錦囊精批/紫微斗數/八字論命/流年運程/流年精批/男女合婚/靈龜占卜/精算占卦/良辰擇日/擇日出生/五行改名/公司寶號/商舖風水/商舖選址/住宅風水/住宅選址/公司顧問/陰宅墓穴